菜園

掃地
2019-09-20
啞巴長者
2019-09-20

導正消化市場剩貨的偏差觀念

 

菜園的蔬菜,越種越多,越長越好,三餐端上桌的蔬菜種類,越來越豐盛。記得某年芥菜大豐收吃不完,長青村的長者提議可以醃製成鹹菜來儲存。只要長者願意做,有什麼不可以?大家合力開始製作起鹹菜,製作過程絕非想像中那樣容易,所有工序相當繁複,如果用這樣仔細的工序,真不知在市場上這些鹹菜得賣到什麼價錢?才能符合長者付出的時間與心力的成本。

 

某天,鹹菜端上了餐桌,捫心自問,真是吃了一輩子的鹹菜,也不曾嚐過這樣的美味啊!開始懷疑過去吃到的真是鹹菜嗎?進一步全面瞭解後,終於明白原來製作工序如此繁複,才能完成這樣美味的好吃鹹菜。

 

雖然,長青村的菜園有了初步的規模,有一件事情仍是最大的困擾——噴藥與施肥。苦口婆心一再提醒,慢慢解說告知村中的長者,我們自己要吃的這些蔬菜,即使又醜又小都沒關係。最重要的是吃進健康生長的蔬菜,長者的回答頗見世俗的標準,他們強調:「不種就算了,如果種了,我們所種的蔬菜,不夠漂亮(指的是吻合市場販售的標準),那是很沒面子的事。」要兼顧裏子與面子可不是容易之事,重點是長青村菜園的蔬菜,僅僅是我們自己食用,並不要上市場去賣,不必在乎市場需求的賣相呀!然而,擅長種菜的長者們的觀念受「市場」影響之深,可見一斑。

 

接踵而至的竟是部分長者竟因菜園不是一個人種,而是大家一起種的,產生互相較勁(競爭)的「面子」問題。反而,遺忘了過去他們種菜,是自己種一小塊面積,自己吃自己的的菜,絕不噴藥或施肥的。就在無計可施的景況下,得知中部某大學有一場自然農法與有機栽種的研討會,村長告訴這些長者,時代不停進步,農業栽種也有一些新方法,有沒有興趣到大學聽聽這些專家的最新說法?原本,村長只是想提一提這件事,請長者自己決定是否想接受與學習最新的資訊。怎料長者競相應允:「也好!」事實上,僅是他們漫不經心的隨便回答。

 

還好埔里到台中不太遠,村長商請幾位願意提供人力與車子的義工們,載著長青村長者學習取經去也。當日,台上學者專家滔滔不絕接續發表,台下的長者也沒閒著,竊竊私語,儼然像是與談人一樣,也跟著發表起他們的高論。最苦與最尷尬的是村長,必須不時提醒這些長者不要太大聲,以免干擾研討會的進行,終於參加研討會的特殊自強活動順利落幕。

 

回返長青村的翌天,甫接受了高等學府洗禮一番的長者與村長,在菜園中舉行了一場小小的心得分享會。因事關長者自己的「專業地位」,討論氣氛相當熱絡,最後的結論則是出人意表,部分長者堅持著:「專家說的有的是有道理,有的則是沒有道理。」

 

但是,屬於大家的長青村菜園則靜靜悄悄改變著。長者種出來蔬菜菜葉被蟲蛀食的孔洞變多變大了,蔬菜整體菜株明顯變小了,可能是長者們「似懂非懂」聽進去或吸收了研討會討論的精彩內容。噴藥與施肥種植出來的蔬菜,對人體竟會造成他們從來不曾想過的重大傷害,這些具有料想不到成分的蔬菜,自己親手種,自己吃進肚子——豈不是自己給自己找死嗎?

耳熟能詳的俗諺「活到老,學到老」,印證在他們的行為舉止上。而且,事實更說明了他們感同身受又認同有理的部分,改變了長青村菜園的原有風貌。

 

有「雞」菜園充滿生機

 

午后日頭西斜時分,日正當中會咬人的烈陽不再緊盯長青村的菜園。幾位長者習慣蹲踞在各自栽種的菜地邊,常常一動也不動,莫非與他們所愛的蔬菜交心對話?祈願它們快快健康長大。哎呀,身為晚輩的我真是想太多了,原來,他們認真捉著菜蟲,人人身邊掛放一個大型保特瓶,剪去瓶蓋,成為寬口長條狀的保特瓶罐。透明保特瓶罐內裝滿互相攀爬以及蠕動不止的菜蟲,看起來其實蠻噁心的。

 

晚餐前,幾乎每位種菜長者都有一大罐保特瓶的豐收,當然不能忘記展示一下午的戰利品,但是,究竟該如何處置這些豐碩的戰利品呢?有一位長者說著:「這些菜蟲餵雞最好了」,村長聽後便順口答道:「那得蓋雞舍啊!」孰知,幾天後,這些長者興致勃勃告訴村長——雞舍蓋好了。

 

真是令人興奮又意外,長者拉著村長的手,走到長青村菜園的東北隅,一小塊緊鄰著圍籬,絕不適合種菜的向陰面,蓋起了兩層的高級雞舍。於是,長青村特有的雞舍落成啟用。村長買了一批小雞正式進住,長者更煞有其事好心提醒村長,以後介紹長青村菜園的時候,一定要特別介紹長青村的菜園是「有雞(機)菜園」喔。

 

這個群策群力完成的雞舍,以及這批小雞新生力軍,又再次改變長青村的菜園,進入另一種菜園生態的自然循環——「有機(雞)菜園」。

 

打破制度重視個人選擇

 

長青村菜園能夠提供長青村每日長者三餐的蔬菜所需,同時,期望住在長青村的長者能天天有機會活動活動筋骨。所以,原先規劃是每位長者都種菜,採用分配栽種面積的規定,後來,發現部分長者礙於規定勉強到菜園種菜。時日一久,反而出現不少問題,不願種菜的長者開始發出抱怨聲,這是村長不樂意見到的現象。於是,經過縝密思考,下了很大的決心,重新告訴長青村所有長者,不再硬性規定每位長者得到菜園種菜。但是,這個重大決定附帶相當的挑戰性,因為村長擔憂這個新生的菜園可能從此荒廢。其實,這樣的推論自有正當的邏輯性。既然進住長青村就是團體生活,這是一個非營利組織支撐的社區,這個社區需要有一定的制度維繫與管理。現在,若把維繫制度的規定打破,便無法依規行事,當然就沒有「公平」可言。

 

如持續在菜園種菜付出心力的長者,會不會因此產生更多抱怨呢?他們種出來的蔬菜,為什麼要提供給沒到菜園種菜的其他長者食用呢?經過一段時間,不僅菜園沒有絲毫荒廢的跡象,反而比之前更欣欣向榮,充滿生機與綠意。由於這群喜愛種菜的長者,一個個(約五、六位)擴大了原有的種菜面積,漸漸種植蔬菜種類跟著增多。而且,他們深諳隨著節氣變化,栽種最合宜的當季蔬菜,與昔日不愛種蔬菜的長者形成明顯的對比:沒興趣就敷衍了事,任隨自己的興致喜愛,只種情有獨鍾的蔬菜,最後的結果自然不會有好的收成,往往徒增他們的無力與挫敗感。

 

迎刃而解的蟲蟲危機

 

菜園種類的蔬菜變多變豐富之後,幾位長者默默抓菜蟲的畫面卻減少了。耐不住心中的疑問,請問了一位愛種菜的長者,猛吸一口香菸,慢慢吐盡後說:「以前我們根本不知道,現在卻發現菜園的蔬菜種類變多以後,蟲的種類也變多了,更好玩的是:同樣的菜選擇不同種類的菜隔開來種,蟲蛀的情況就變少了。」話匣子打開之後,他接著滔滔不絕講述大家開心種菜的新發現與學習:「你太年輕又沒有種菜的經驗,不知道其實菜蟲也很懶惰,如果一大片全是一樣的菜,喜歡這種菜的蟲,可以躺著吃,吃飽了睡,睡飽了生,菜蟲就越來越多。如果中間種有不同的菜,吃這種菜的菜蟲,不一定愛吃另一種菜!」

稍稍停頓了說話,調整一下戴在頭上的斗笠,眼神出現另一種篤定,繼續說道:「我告訴你,說不定吃這種菜的菜蟲,還會吃另一種菜的菜蟲。」長者的嘴角似

乎露出一種「唉!你看你就是不懂吧!」接著又指著菜園邊近幾年成長的大樹:「你看這些大樹上飛來很多的小鳥,這些小鳥好像很愛吃菜蟲。實在是不錯,又不用發薪水給這些小鳥,這些小鳥這麼幫忙吃蟲,真是不錯!」

 

話說到這兒,發現長者禁不住喃喃自語嘟囔:「這些小鳥吃飽了睡,睡飽了吃,吃飽了生,又生下很多小鳥,我們的菜園又有這麼多蟲可以給新生的小鳥吃。」最後,大家共同的一個小小結論是「不用替這些小鳥煩惱,為了自己的肚子,小鳥會自己想辦法,不用咱們來煩惱,知不知道?」我連聲回應:「知道,知道,知道。」

 

長者習慣又吸一口煙,用圍在脖子上的毛巾,輕輕擦了擦額頭的汗,說得趁晚餐前,沒有大太陽,很涼爽,要再整理一下菜園。只見長者又呼朋引伴,吆喝大家把握時間,快點走進產量愈來愈強的菜園的歡樂畫面。

 

聽聞長者這席詳細解說之後,我竟然是滿頭霧水,真的是這樣嗎?真的是這樣嗎?不過,長者埋首努力抓蟲的畫面的確銳減很多很多!